早於五十年代,香港的經濟由依賴轉口貿易,慢慢演變成為一個以工業為主的城市。 政府分別於港九新界建設工業區,工業大廈(簡稱:工廈)林立,而當時九成的製成品來自成衣丶玩具、編織丶皮革加工等輕工業,大量資金不斷流入香港。

隨著時代的變遷,香港步向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階段,很多港商紛紛北上設廠,甚至轉投其它生意,引致很多工廈單位長期空置。為了追上步伐,數年前開始興起「活化工廈」,即透過翻新或重建工廈,讓土地能得以繼續發展和利用。

香港的工業區一共有二十一個,而「活化」的蹤跡最顯見的莫過於觀塘區。歷史遺留下來的痕跡得以被保存的同時,很多年青新一代嘗試利用空間去推動本土創意藝術文化產業。一舉兩得。

新舊融合,別有一番味道。

舊式寬敞的貨用升降機,目前仍需要人手操控和開關閘門。那閘門很大很重,推拉需要很大的力氣,下次不防與服務你的伯伯說多兩聲 謝謝。


 

活化工廈有很多家文青Cafe, 他們都有特別的佈置和主題。以下是其中一家:
(Oldish - A Vintage Cafe)
 

Cafe 裹還有售賣皮革、衣服丶飾物、鞋等。

餐牌是香港人小時候用的Exercise Book,很可愛喔! 

餐卓的用具也別有用心。

中式的餐具,西式的食物。

就這樣吃吃,喝喝,逛逛或跟三五知己閒聊,整個下午不知不覺就過去了。

香港的工廈還有其它更多主題Cafe,藝術工作室,Party Rooms等等,讓我們進行各式其式的活動之餘,也能一睹昔日香港工廈的面貌,細嚐新興的工廈文化,文青一下。

圖片攝於:香港觀塘巧明街99號巧明工廠大廈5樓AB座 

arrow
arrow

    herher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